首页/ 娱乐资讯/电影往事《有关电影的往事》(《电影往事》在线观看)

电影往事《有关电影的往事》(《电影往事》在线观看)

发布日期:2023-07-04 09:18:12

前言:穿着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军绿服,鼻子头黑黑的,狗窦大开犬牙参差。鼻子嘴周围黑黑的。歪带着帽子,袖子好象破了,拖着军绿书包。两腿一并,笔直:“我叫毛小兵,是毛主席的红小兵。”呵呵,毛小兵啊毛小兵,活拖拖从7……

穿着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军绿服,鼻子头黑黑的,狗窦大开犬牙参差。鼻子嘴周围黑黑的。歪带着帽子,袖子好象破了,拖着军绿书包。两腿一并,笔直:“我叫毛小兵,是毛主席的红小兵。”呵呵,毛小兵啊毛小兵,活拖拖从70年代里走出来的小P孩。那时候好多孩子都是这样子,家长忙着过活,哪有时间照顾孩子。一帮孩子在一起打仗,每人都争着要做好人,一些老实受气的孩子带着满腹的不甘带着满身的土被当成叛徒汉奸受押接受批判。好多孩子不拿着上学当回事儿,回家挨了家长暴揍,出来仍然生龙活虎地疯玩。那时节孩子们真是“疯玩儿”!掏鸟窝、扒西瓜、玩弹弓……广阔天地,大有可玩。男孩子们最钟情的就是打仗,象电影中的情节,总有个“头儿”,指挥着一帮小兵,做一些自以为豪气干云天的轰轰烈烈的事情。 导演小江生于70年代那个年代虽然物质生活贫乏,精神世界却是极其丰富。我一直以为我们赶上了真正的黄金时代:没有赶上文革,可以安心坐在教室里接受文化教育;学校生活还算丰富多彩,思想的小鸟可以比较自由地飞翔,没有过多的绳索;社会风气相对纯正,思想也单纯;没有电视网络过多的干扰,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书,听收音机,看电影,梦想。 电影是那个贫瘠的时代激荡人心的一件大事。每次村子里演电影,一家人总会早早吃完饭,迎着夕阳的余辉到场地上去占个好位置。黑框白底儿的屏幕高高挂起来了,心情也被一双手把心情旋纽调到最高点。电影还没开演大人们在一旁唠些闲磕,小孩子们摆好凳子,然后追来跑去,不亦乐乎。或者去小贩那里买两三个高粱球,一小块酸枣面,一根糖拐棍儿,一大块糖稀,拿回来坐在大人身旁视如珍宝地慢慢吃。自己村子里看电影的时候会全家出动,邻村的播放信息也会在第一时间被我们获悉。而后就会走街串巷,呼朋引伴,一帮人踏着夕阳呼啸而去。 电影开始了,一大片黑压压的人群鸦雀无声,忘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随剧中人物唏嘘感叹欢呼。那时候感觉电影中的每个人都象天上神仙似的,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有时候赶电影去晚的时候,我们就会干脆跑到屏幕的背面去。人物是反的,心情却是一样的激动。记得一次是看《红楼梦》,在背面看,反而有种超乎喧哗的清净。 电影换片间歇,安静的人们又躁动起来,吹口哨的,去厕所的,有人挡着光线的方向,扔帽子,用手势做出各种怪样子来。当时我心也蠢蠢欲动来着不过太内向了想来遗憾.当《电影往事》中出现这样一个镜头时,感觉特别亲切。那种兴之所至,舞之蹈之的情景真是让人怀念啊。 有印象的第一部电影是黑白片,“打仗的”呵呵,那个时候总会很执著地问母亲,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蛋,然后用爱憎分明地为好人欢呼呐喊,对坏蛋咬牙切齿。好象看过的电影部部经典。载歌载舞的《大蓬车》,爱恨情仇的《红牡丹》,还有《冰山上的来客》,南斯拉夫电影《桥》等等。电影或许对人的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现在想来,电影最迷人的却是挂屏幕,搬小凳等待开场,散场后咀嚼情节的意趣。 电影中的人物,毛孩子玲玲、毛小兵,大人们江雪华、潘叔叔。他们的命运因为电影而起伏跌宕。以残酷开始,以圆满收尾。巧合太过牵强,不过电影就是电影,来于生活,高于生活,总比生活中圆满,哪怕这样一个结局太多牵强,可总能给人一些微薄的希望。影片旁白是毛大兵-夏雨的画外音,西北普通话。可我怎么听怎么都那么舒服。呵呵,土的味道,亲切。不过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口音?搞笑?与主题明显不谐调。